胡玉荣在舞台上
纠正动作
刻苦练习
自己上妆
示范动作
□ 周训超 摄影报道
黔剧的前身是黔西县文琴戏,文琴戏源远流长,并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但文琴戏发展到今天,受诸多因素的影响,传承人在黔西县屈指可数。
为了让文琴戏传承下来,自小喜欢文琴戏的胡玉荣省吃俭用,到贵阳拜国家一级演员王章兰(贵州王派黔剧唱腔的创始人)为师。胡玉荣在其门下刻苦学习唱腔和水袖等技法,并结合黔西文琴戏的特点,认真揣摩学习,几年下来,终于成为影响较大的文琴戏传人。
为了将文琴戏发扬光大,从2014年起,胡玉荣就开始在黔西无偿招收徒弟,只要喜欢文琴戏,她甚至愿意上门授课。2018年,胡玉荣到黔西县莲城街道天坪小学免费给学生上文琴戏辅导课,在她的带动下,黔西县多了一批文琴戏的小戏迷。
天坪小学的老师告诉笔者,胡老师的一个动作、一个指尖、一个眼神,孩子们在课堂上都认真领悟,感受着文琴戏的无限魅力。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学习,胡玉荣还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,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备课,一遍又一遍地先行试讲。
胡玉荣欣喜地告诉笔者,为了推进文琴戏进校园,黔西县有关部门积极行动,采取系列措施推进文琴戏的传承发展。“如果有一天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,那么文琴戏的传承和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。”胡玉荣说。